今天日期:
 
妇社司简讯
当前位置:首页>>妇社司简讯>>2010年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

工 作 简 讯

3(总第95)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编             2010年2月1

 


本 期 目 录

 

 

О秦耕副司长调研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工作

О“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入选2009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

О上海市举办健康教育周主题活动

О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公布

О四川省启动实施31个民族县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

О甘肃省妇儿工委检查妇女儿童卫生保健规划任务落实情况

О河北省再次部署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О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О无锡市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

О吉林省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秦耕副司长调研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工作

 

2010121,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秦耕及社区卫生处同志到北京市东城区调研社区卫生工作。北京市卫生局、东城区卫生局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秦耕一行察看了东城区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详细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建设和服务功能发挥等情况,并向患者了解社区居民的就诊需求、健康保障等情况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秦耕一行还参观了东城区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听取了东城区卫生局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秦耕指出,东城区卫生局在区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创新思路,敢于探索,在深化医改、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特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并推动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作。二是管理科学。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社区卫生工作,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扩充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绩效考核,充分调动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规范服务行为,有效维护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三是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培训家庭保健员,协助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并通过开展健康知己管理,引导居民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意识。秦耕希望东城区卫生局在深化医改中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绩效工资管理等运行机制改革方面统筹考虑,合理规划设计,争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工作经费,维护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妇社司社区卫生处供稿)
 

“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入选

2009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

 

2010112,卫生部发布2009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被评为十大新闻之一。这项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调查79542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从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内容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4.97%6.93%20.39%

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深化医改、落实医改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深化医改中,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对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城乡居民广泛获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服务,从而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高。

                    (妇社司健康促进与教育处供稿)

 

上海市举办健康教育周主题活动

 

以“健康迎世博”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活动,于2010116日在闸北区大宁国际商业广场隆重开幕。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开幕式。

健康教育周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局主办、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承办,每年举行一次。这项活动自1988年甲肝大流行后启动以来,已坚持20年,成为全市公共卫生领域市民健康教育的一项特色项目。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第二十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迎世博”。在11622日一周内,全市各区县卫生部门围绕活动主题,深入社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举办有针对性的系列健康教育活动,重点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水痘、流脑、不明原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水平。作为全市公共卫生对外平台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特邀卫生和健康教育专家通过在线访谈、专家坐堂等形式,向市民提供防治疾病尤其是防治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知识。除此,由市健康教育所与肺科医院合作举办的“名医大会诊”节目,也于健康教育周开幕当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上海市健康教育名医专家演讲团成立和聘任仪式。上海市卫生局聘请的胡锦华、杨秉辉、朱明德、丁文祥等64名医学和健康教育专家组成演讲团,配合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活动。

 又悉,2010年上海市将继续举办健康讲堂和健康文化大篷车展演活动,并在青少年中开展控烟和甲流防控健康教育等10个健康素养主题Flash制作大赛,加大市民健康教育力度。

                   (根据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供稿摘编)

 

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公布

 

2009年,江苏省卫生厅、爱卫办按照全国统一部署、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首次对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和监测,调查监测所获数据均按全国统一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于201015日将监测结果作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基线向各市公布。

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9.55%,其中城市居民为15.17%,农村居民为4.78%13个省辖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无锡、常州、扬州、苏州、南通、南京、宿迁、镇江、徐州、盐城、连云港、泰州、淮安。此外,分析结果显示,全省城乡居民对各项测评指标的正确认知度为60.56%13个省辖市城乡居民对各项测评指标的正确认知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无锡、扬州、苏州、常州、南京、徐州、镇江、盐城、宿迁、连云港、泰州、淮安、南通。

江苏省通过对这次监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下阶段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提出了从2010年起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年均提高3%5%的目标。

              (江苏省爱卫办供稿)

 

四川省启动实施31个民族县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

 

针对民族地区部分县住院分娩率低的突出问题,四川省卫生厅、省妇联、省政府妇儿工委办最近联合召开专题会议,除部分市、州卫生局负责人参加会议,还特邀住院分娩率低于50%31个民族县政府分管县长、卫生局长、妇联主席参加会议。会议提出实施31个民族县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并明确了项目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会议要求,举全省妇幼卫生之力,经过35年努力,使31个民族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部达到50%以上,整体提升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为此,四川提出五项保障措施:一是扶持31个民族县的中心卫生院尽快开展助产技术服务。要求各民族县积极采取措施,务于较短时间内使每个中心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助产技术人员,保障开展顺产接生服务。州、县要重点加强对中心卫生院人员的助产技术、高危筛查及转诊等适宜技术培训,强化妇幼卫生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切实提高基层助产技术服务能力。

二是实施31个民族县“待产点”行动。在乡镇卫生院设立“待产点”,由村妇女主任、村卫生员提前护送孕妇到待产点待产;“待产点”要为孕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并与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孕妇转运机制,确保分娩安全。同时,省级给妇幼保健机构配备急救车,为待产、临产孕妇住院分娩提供免费服务。加强州、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中心卫生院的产科急救设备、基本设备配置,保障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正常运转。

三是启动实施“区域协作帮扶工程”。确定10个左右妇幼卫生工作条件较好的市,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扶持31个民族县的妇幼保健院、中心卫生院进行能力建设,通过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被扶持机构尽快开展助产技术服务。

四是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支撑作用。从2010年起,省级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施31个民族县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资金和“降消”项目贫困救助资金等重点向31个民族县倾斜,省妇联安排31万元用于宣传动员。四川省拟将这个项目逐步向住院分娩免费过渡,使项目补助资金与新农合补助、农村医疗救助等资金集中使用,力争实现孕产妇住院分娩少负担或不负担,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五是创新民族地区孕妇住院分娩宣传动员机制。卫生部门要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与妇联、宣传、公安、人口计生、宗教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安全分娩宣传活动;要结合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宗教背景的不同特点,广泛动员有一定威望和号召力的人士参与住院分娩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影响力和号召力,推进住院分娩工作;切实发挥工作网络的作用,省级要积极指导民族地区开展住院分娩健康教育活动,州、县级要在当地组织开展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安全分娩健康行”活动,乡、村医务人员和妇女干部要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发现孕妇、上报孕情。各村组建孕期保健宣传队和住院分娩护送队。

又悉,四川省首次安排1000余万元,为9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社区卫生巡诊车。201015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成都怡安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在成都举行交车仪式,集中交付首批到位的40台社区卫生巡诊车。9个市(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接车人员和有关公司员工、媒体代表等参加交车仪式。社区卫生巡诊车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质服务和形象宣传的载体,主要用于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巡诊、上门服务、基线调查、健康教育和病员转诊等服务,并进行社区卫生宣传。

                (四川省卫生厅妇社处供稿)

 

肃省妇儿工委检查妇女儿童卫生保健规划任务落实情况

 

2010113,甘肃省政府妇儿工委考核组到省卫生厅检查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划”)落实情况。省卫生厅副厅长郭玉芬结合卫生部门承担的目标任务,就落实“两规划”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考核组作了全面汇报。甘肃省卫生厅和全省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两规划”工作,围绕 “两规划”目标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加快发展,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状况逐步改善。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00年的104.75/10万、28.22‰降至36.24/10万、10.97‰,住院分娩率由55.59%提高到89.20%。“两规划”规定的卫生指标大多已基本完成,人才队伍建设、婚前医学检查、执行各类妇幼卫生项目及改水改厕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全面落实“两规划”卫生目标还存在一些具体困难和突出问题,例如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人才匮乏、公共卫生经费不足等,严重困扰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省卫生厅希望省政府妇儿工委继续给予支持,帮助卫生部门解决落实“两规划”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考核组充分肯定省卫生厅落实“两规划”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省卫生厅对这项工作认识到位、责任明确、措施有力,为妇女儿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规划任务完成的情况较好。考核组希望省卫生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促进妇女儿童工作深入开展;完善措施,加强管理,做好痕迹管理工作,对重点、难点指标采取针对性措施,力争全面达标;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不断提高全省妇女儿童工作水平。

省卫生厅妇社处、农卫处、疾控处及省爱卫办负责人等参加汇报会。

                    (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妇社处供稿摘编)

 

河北省再次部署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继下发《关于加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之后,河北省卫生厅于201016日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讨论应对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对策,并于18日召开全省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暨培训会议,再次安排部署全省孕产妇甲流防控工作。各市卫生局妇幼(基妇)科科长、妇幼保健院分管院长和综合医院妇产科主任等参加会议,并接受了孕产妇甲流识别、预防及转诊知识的培训。省卫生厅副厅长于素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目前全省孕产妇甲流疫情中重症、危重症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孕产妇甲流防控已成为当前甲流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卫生厅要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充分发挥支持作用,及时掌握辖区内孕产妇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具有高危因素的重点人群,指导孕产妇及早、合理就诊,避免发生因就诊不及时、贻误最佳救治时机而导致的孕产妇死亡。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试行)》,强化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对孕产妇甲流病例的识别能力,并要利用县、乡、村三级孕产妇转诊通道确保转诊及时。妇幼保健机构与疾控机构要搞好配合,在坚持 “知情、自愿、免费” 原则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孕产妇疫苗接种工作。省卫生厅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卫生厅的部署,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努力降低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河北省卫生厅妇幼处供稿)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2009年以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以技术项目为切入点,对本省12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最近,省妇幼保健院以现场及信函调查方式,从受援技术效果、受援单位满意度及受援医生满意度三个方面,对12个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受援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

在对口支援的推动下,各受援单位的业务技术建设进展很快。例如,大荔县妇幼保健院组建了新生儿科;洋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和宫颈癌筛查项目,使当地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成功率达95%以上;横山县妇幼保健院拓展了乳腺科业务,等等。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提高,使广大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

为把对口支援工作做好、做实,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将每个技术支援项目落实到相关科室,并纳入科室目标管理;要求科室固定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专业人员分县包干,采取现场指导或蹲点、免费接受进修等方式进行对口技术支援;支援人员与受援单位要保持联系畅通,随时为对口支援单位提供业务指导。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供稿)

 

无锡市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

 

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机制,确保其公益性质,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转发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关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施意见》。确定率先实施规范化建设的城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01月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江阴市和城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0年内实行,宜兴市于2011年起实行。

“实施意见”提出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步骤以及保障措施,着重明确了四项政策规定:一是实行预算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预算管理后,其经费补偿由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每年根据所在市(县)、区预算编制的统一要求编制年度预算,市(县)、区财政部门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收入全额上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质量优先、效率优先原则规范收入行为,其所有收费收入、资产性收益和其他非财政拨款收入全部上交财政专户。三是支出分类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及业务经费。人员经费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实行绩效工资后要与绩效考核挂钩。业务经费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分项核定支出预算额度。同时,探索实行按其服务人口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及单位综合服务成本核定支出额度。四是结余统筹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年度审核,经费结余全部由财政、卫生部门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对合理的超支部分经财政、卫生部门审核同意后予以补偿。

                    (根据无锡市财政局、卫生局文件摘编)

 

吉林省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吉林省自2007年以来在全省开展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城市辖区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9个,县(市)政府所在地及较大乡镇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个,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创建活动中,全省各地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卫生资源,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按全国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的建设目标。与此同时,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标识,健全制度,改善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努力创造条件实行惠民措施。例如,为60岁以上社区居民免费体检,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配备责任医生,免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义诊等活动。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好评。

                     (吉林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