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期: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新闻

201853-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妇幼保健中心”)主办,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安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公民移民服务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北京、辽宁、黑龙江、浙江、湖北、广西、广东、四川等省、市出生医学证明的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妇幼保健中心母婴法律证件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连光利主持了会议。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承担着执行新一轮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研究工作。在53日上午的启动会上,首先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樊延军研究员致欢迎辞并介绍了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研究项目总体方案。接着,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明艳副教授介绍了出生医学证明政策研究子课题方案,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周子君教授介绍了美国出生医学证明颁发概况,美国公民移民服务局地区局江彦儒局长介绍了中国出生医学证明在移民工作中的应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蒋才平研究员介绍了居民身份证网上应用情况。

 

 

随后,与会代表针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政策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陈育德和宋文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所长陆峰、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海、辽宁省公安厅户籍管理大队调研员刘业英等专家提出:出生医学证明是新生人口健康和户籍管理的起点及出生人口统计的有利依据,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带来的印制模式变革会给政策体系带来很大的挑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出生医学证明编码要统一化、唯一化、标准化,还应借鉴其它行业在互联网应用和身份识别方面的技术经验。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制发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若能转化为国家政策相应调整并实施,将有利于方便服务群众、及时保障儿童权益、优化业务协同,不仅节约国家财政印制成本,同时降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签发机构管理负担,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签发的质量及效率,还可实现部门内、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出生人口登记质量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和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理论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应尽快推进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等研究,以期早日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电子化签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朱徐指出出生人口登记和新生儿身份认可是儿童的最基本权利之一,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和信息共享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保障儿童权益的重要手段。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户政处副处长刘松指出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对提高户籍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务司机关财务处副处长王涛指出从财政管理角度考虑,电子出生医学证明是降低财政成本的有效手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儿童卫生处处长王克让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研究项目应积极向前推进,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53日下午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辽宁省抚顺市卫生计生委、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的李清华主治医师、孙玲副主任、杨丽副主任医师、唐友池科长分别介绍了所在区域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情况。厦门智业有限公司和广西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分别介绍了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原型系统的升级方案设想,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海分享了CLA无证书认证技术、基于垂直认证模式的网络认证技术、D9矩阵图码系统技术等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

 

54日上午与会专家针对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及管理业务流程、需求调研方案等内容又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了初步技术路线和具体实施策略。

本次会议为电子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保障本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证件办王彦然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