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工作

国家妇幼中心制定“孕产妇不同时点心理健康量表常模制定”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26 13:16        来源:
  •   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生活环境等发生巨大变化,孕产妇较其他人群更容易发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直接影响母体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还会通过宫内环境变化,阻碍胎儿发育及营养吸收,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并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人格健全、认知能力发展及亲子关系等产生深远影响。从孕早期开始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可以获得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特征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基础数据和动态变化规律,并建立基于中国孕产妇的心理状况相关指标常模,这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孕产妇心理保健领域所面临的许多重大科技问题,也符合健康中国行动战略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5年至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妇幼中心”)在全国5个城市开展了“孕产妇心理状况前瞻性随访研究”项目,综合了解孕产妇在孕产期的7个时点(孕13周、孕17周、孕24周、孕31周、孕37周、产后3天及产后42天)的抑郁、焦虑、妊娠压力等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国家妇幼中心对各时点相关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气质性乐观量表(LOT-R)、妊娠压力量表(PSR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了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制定了中国孕产妇常模转换表和常模标准参照表,并开发了量表分数解释体系。  

      中国孕产妇不同时点心理健康量表常模的制定,将有助于各地在对孕产妇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量表测评结果,对于更加准确地评估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妇女保健部 供稿)  

        

    京ICP备050803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59-3       copyright(c) 2012-2019 all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